POWER錕狂語錄》我們歌頌偉人的成就,常常忘了他們全是狂熱份子。
學生家長很感慨的告訴我:
他有三個小孩,一個是我的學生,
一個是其他大學,一個是五專畢業。
五專的那位事業最輝煌,還買豪宅送給父母。
我們的社會總是把唸名校列為成就的關鍵,
幾乎忽略了個人興趣的選擇和感受。
為了讓兒女選擇父母所認可的學校或科系,
情緒勒索成為父母的武器。
其實人生成就的條件很多,
學位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工具,
最關鍵的是一個人為了興趣所產生的狂熱。
我們歌頌偉人的成就,
常常忘了他們全是狂熱份子。
他們一旦選擇所愛,
就不再猶豫不決、患得患失,
而是勇往直前、義無反顧。
值得注意的是,
這些人未必在學生時代就找到興趣所在,
所以生命之火尚未點燃。
他們往往無緣進入名校,
或者在校成績平平甚至被退學。
電影阿甘正傳對這種現象提供一個啟示:
被認為聰明的人,
最後的成就反而不如被認為愚笨的人。
在影片中,阿甘是一名完全服從命令、
使命必達的小兵,他的信條是:
當我累了,我就睡!當我餓了,我就吃!
當我必須衝,我就衝!
結果他建立大功,獲得美國最高榮譽的國會勳章。
英國桂冠詩人但尼生替戰場的勝利者
下了一個有名的定義:
Theirs not to reason why, theirs but to do and die!
他們不再思考為何而戰,他們只是戰鬥或戰死!
#李錫錕 #錕P #POWER錕